沼
拼音:zhǎo 注音: ㄓㄠˇ
部首:氵 部外笔画:5 总笔画:8
简体部首: 氵 简体部外笔画:5 简体总笔画: 8
繁体部首:水
五笔86/98: IVKG 仓颉:ESHR 郑码: VYJ 电码:3113
笔顺编号: 44153251 四角号码:37162 UNICODE:6CBC
基本字义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 zhǎo ㄓㄠˇ
- 池子:池~。~地。~泽。~气(化学名词,即“甲烷”)。
英汉互译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 billabong natural pond
方言集汇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 - 粤语:ziu2
- 客家话:[东莞腔]sau3[陆丰腔]zhau5zhau1[客英字典]zhau5cheu5[宝安腔]zau5zau3[梅县腔]zhau5[海陆丰腔]zhau5[客语拼音字汇]zau3[台湾四县腔]zau5
- 潮州话:而妖2(爪)
详细解释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 〈名〉
- (形声。从水,召声。本义:水池,积水的洼地。上古时期,池和沼都表水池,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。一说圆曰池,曲曰沼)
- 同本义 [natural pond]
- 沼,小池也。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说文》
- 于沼于沚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采蘩》
- 鱼在于沼,亦匪克乐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- 龟龙在宫沼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- 涧溪沼沚之毛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
- 王立于沼上。——《孟子》
- 射沼滨之高鸟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
- 茅覆环堵亭,泉添方丈沼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过骆山人野居小池》
- 又如:沼沚(池塘。亦借指积水坑);沼气
- 池水 [pond water]
- 御坐前建蓬莱山, 曲池接筵,飞沼拂席。——《水经注》
《康熙字典》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 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沼 ·康熙筆画:9 ·部外筆画:5
- 《唐韻》之少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止少切《韻會》止小切,昭。上聲。《說文》池也。一說圓曰池,曲曰沼。《詩·召南》于沼于沚。 又《集韻》之笑切,音照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池也。召南傳曰。沼、池也。張揖廣雅同。按衆經音義兩引作小池也。从水。召聲。之少切。二部。按沼之言招也。招外水豬之。
English
来自http://www.ziqqq.com lake, fishpond, swamp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