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 愖

拼音:chén xìn dān 注音: ㄔㄣˊ ㄒㄧㄣˋ ㄉㄢ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9 總筆畫:12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9 簡體總筆畫:12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: NADN 五筆98: NDWN 倉頡:PTMV 鄭碼: UEZ 

筆順編號:442122111345 四角號碼: 94018 UNICODE:6116


基本字義

chén   ㄔㄣˊ
  1. 古同忱,誠信。

地方方言

  • 粵語:sam4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shim1shim3[臺灣四縣腔]sim3cam3[客英字典]shim1shim3[海陸豐腔]shim3cam3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上》《心字部》 ·愖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9
  • 《廣韻》氏任切《集韻》時任切,與諶同。《爾雅·釋詁》信也。《廣韻》誠也。 又斟愖,遲疑也。《後漢·馮衍顯志賦》意斟愖而不澹。 又《集韻》都含切,音耽。與媅同。《說文》樂也。或從冘,亦書作湛。 又《集韻》知鴆切,音揕。癡也。 又《集韻》火禁切,音。愖愖,心不正也。

字典(簡體版):https://www.ziqqq.com/zidian/ODYwMw==.html


愖的造詞

別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