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解釋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成語注音 | ㄈㄢˇ ㄌㄠˇ ㄏㄨㄢˊ ㄊㄨㄙˊ |
成語拼音 | fǎn lǎo huán tóng |
讀音讀法 | ![]()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緊縮式;作定語,補語;含褒義 |
成語結構 | 連動式成語 |
來源年代 | 近代成語 |
近 義 詞 | 返老還童 |
成語實例 | 取此水用美玉為屑,調和服之,可以反老還童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五回) |
英語翻譯 | recover one's youthful vigour |
俄語翻譯 | стать молодым |
其他語言 | <拉>senex bis puer |
成語謎語 | 祖孫回家 |
成語故事 |
西漢時期,淮南王劉安喜歡求仙問道,他潛心鉆研,四處派人打聽返老還童之術,訪尋長生不老之藥,一天一個白發老翁求見,說有返老還童之術,劉安認為老漢不可能有法術,就打發他走,只見一眨眼功夫,老漢就變成了兒童 |